普洱茶內飛是指壓在餅茶、沱茶、磚茶里的印有廠方或訂制者標記的印刷紙張,因為內飛是緊壓在型茶上的,不容易調換,所以具有很好的識別作用。
在制作型茶的過程中是怎么放內飛的呢?
先把鮮葉茶菁用適量的水攪拌,茶水均勻之后按緊內飛,為了不影響透氣,把茶葉先放入布袋內,然后再將茶葉放入桶里開始蒸茶。蒸的過程中要蓋好桶蓋,燒水要均勻,要保持水沸氣足,不能中斷火,等茶葉蒸到軟度富有彈性的時候,把茶葉包從桶內取出,講布袋緊壓成球,再放于壓力臺上將茶葉壓制成型,等冷卻后再將布袋內的茶餅取出,就可以看出普洱茶的餅型、也可以看到剛才放內飛的位置是否合適。

關于內飛的來歷要追溯到十九世紀中期,那時候易武山下興起了很多茶莊,其中有一家備受矚目的叫“同昌號”,因為這個茶莊的大公子叫黃文興,所以他們生產的普洱茶也叫“黃文興”。
因為黃文興尚武,后來又改名叫黃備武是易武山有名的“三武”之一。普洱圓茶的內飛就是他發明的。因為到了十九世紀晚期的光緒年間,黃文興號、車順號、安樂號生產的茶被列為首選貢品,當然要拼命維護自己的江湖地位,所以,普洱江湖上首次出現了“內飛”的神秘畫符。
內飛內飛,就是藏在里面飛,悄悄地飛,內飛乃是普洱茶的識別商標,在壓制的那道工序里就跟圓茶緊壓,并在緊壓的過程中與圓茶粘結在一起了,無法假冒仿造。它就像一小片符咒,使普洱茶獲得了最初的命名,也獲得了個性。一張繪寫有各種圖案和文字的小紙片,給普洱的江湖憑空增加了無限的神秘感。清朝后期,私人茶莊紛紛涌現,于是,各茶莊都有自己獨特的內飛以示區別。

隨著時代推進,普洱茶市場的發展,內飛已經出現了不同種類:有薄油紙細字內飛、美術字內飛、粗字體繁體廠內飛、簡體廠內飛、傣文內飛;
薄油紙細字內飛
薄油紙細字內飛為云南七子餅早期茶品內飛特色,七子皇印以至1955年等勐海常規茶品。主要特色在單面薄油紙,以及不明顯之網格紋。1966至1997年亦出現薄油紙張,然與1955年之特色不同。
美術字內飛
尖出、粗字體印刷版本內飛,分為二版本。早期7572生餅、7452熟餅印刷較為模糊而色料較淡;少數73青餅、少數早期8582、泰國菁水藍印等內飛,印刷色料較為鮮紅,部分字體有差異。

粗字繁體內飛
接續于薄油紙細字內飛之后,為粗字體印刷,色料較為淡而模糊不清,薄油紙質。使用時間約為1995至1996年間。
簡體廠內飛
接續于粗字體繁體廠之后,字體較大。使用時間約為1996至1999年間,1996至1997年為薄紙,1998至1999年為厚紙。

傣文內飛
接續于簡體廠內飛之后,字體變小,于右下角出現傣文。簡體廠、厚紙質。生產時間,原先為1999年開始至2002年初,2003年底因勐海茶廠接受訂制茶品使用特殊內飛,從此開始至2004年勐海茶廠改之前都有生產傣文內飛。
現如今,識別商品真偽以及要區分商品的產地、廠家、價格等都有二維碼等高科技的東西來存儲信息,老普洱茶生產的年代沒有這些,內飛在當時就具有這方面的作用,不得不說這是當時一大創造普洱茶的名氣已經享譽國內外,有很多不良商家在市場中以次充好,于是,內飛已經成為辨別真偽的重要依據,不同的商家都有不同的標記,供消費者辨別。


古樹茶,普洱茶,紅茶,白茶等購買請關注陳老師微信,或點擊囤茶優選商城進入購買。國家級制茶工程師,國家一級評茶師-陳財嚴選推薦。
一鍵關注陳老師微信號: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