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來源:“班章”系傣語地名,“班”即窩棚,“章”即桂花樹,班章村,漢意即為“桂花樹窩棚村”
所屬村委會:布朗山鄉班章村委會
民族:哈尼族支系愛伲人
語言:通用哈尼語,老一輩人部分通傣語,現在年輕人大多習漢文
文字:哈尼族歷史上并沒有本民族文字,1957年,采用拉丁字母形式,以哈雅方言的哈尼次方言為基礎方言,以綠春縣大寨哈尼語的語音作為標準音,創立了一套哈尼族文字方案。
海拔:平均1600多米
常住人口:96戶,441人
古茶面積:大樹茶3800余畝,樹齡多在200年以上
西雙版納州勐??h布朗山茶區的班章村委會所下轄的五個自然村(老班章、新班章、老曼峨、壩卡囡和壩卡龍),幾乎囊括了布朗古茶山最核心的優質產區“大班章茶區”一半以上的古茶資源。其中,老班章以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原生態的自然環境,造就了其“茶氣強勁、濃釅霸氣”的獨特口感,有普洱“王者”之稱。而新班章,這個與老班章一脈相承、同氣連枝的哈尼族村寨,也漸漸隨著“班章茶王”的地位而聲名鵲起。
哈尼族的支系——愛伲人與茶的淵源
新班章是個哈尼族村寨,寨子里常住人口有96戶441人,古茶資源相當豐富,平均樹齡200年以上的古茶園面積有3800余畝,加上幾十年的喬木茶面積可達7000余畝。新班章雖被官方定義為哈尼族村寨,但村民卻更喜歡自稱愛伲人。
哈尼族,中國少數民族之一,是中國的一個古老的民族,哈尼族主要分布在滇南地區,包括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普洱市和玉溪市。哈尼族起源于古羌人,漢代時居于川西南和滇北,公元七、八世紀時期主要聚居在紅河中游的兩岸地區,從九世紀到十一世紀,哈尼族中的一部分逐漸向南遷徙,經元江、墨江、江城進入西雙版納。
現今西雙版納境內的愛伲人,其實就是遷徙過來的哈尼族的自稱,可以算作哈尼族的一個支系。西雙版納愛伲人是世界上最先種植茶葉的民族之一,栽培和利用茶葉的歷史已有千年,僅稍晚于布朗族的祖先“古濮人”。除了巨大的經濟價值和顯著的生態效應外,愛伲人種茶、飲茶還有更深的文化淵源,至今,西雙版納州的愛伲人已形成了一整套從開辟茶園、選育茶種、栽培茶苗、管理茶園、采摘揉制、食茶飲茶,直至以茶祭祀等系統的茶葉體系。
大班章茶區的老班章、新班章等幾寨子都是愛伲人聚居地,村民日常講哈尼語,老一輩人部分也通傣語,年輕人大多都會講漢語。一個民族的民俗,是最能反應其文化內涵的,新班章寨的愛伲人至今仍保留著許多傳統的習俗,而這些民俗活動中,最不能缺少的就是茶,這也是愛伲人創造的文化中最令著迷的部分。
陳財,普洱茶新銳制茶工程師,1987年03月出生,云南瀾滄人,出生于制茶世家。先后任技術員、審評員、技術科長、總工程師,擁有多年年古茶制作經驗,交流探討。歡迎關注陳老師【微信: 435121 】

古樹茶,普洱茶,紅茶,白茶等購買請關注陳老師微信,或點擊囤茶優選商城進入購買。國家級制茶工程師,國家一級評茶師-陳財嚴選推薦。
一鍵關注陳老師微信號: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