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楊大名楊自能,今年51歲,是易武鄉漢族丁家寨的種茶能手,從一天的接觸下來看,我覺得他也是一位能把家經營好的大叔。因為都姓楊,他也喊我為本家,天然的親切了幾分;一整天的陪同我們考察,包括帶我們去張家灣、易武自然保護區與邊境一帶、介紹熟悉當地茶葉的老人,弄得我大腦差點裝不下所有的收獲——其實,收獲再多點我也不會拒絕,還是會盡力裝下,一如他們的古茶園,面積再大點他們也不會拒絕。
漢族丁家寨即老丁家寨,與瑤族丁家寨相區別,老到300年的歲月,溯源至石屏。先輩因為原先居住的地方交通不便,所以他們從山上搬遷下來、選址在這里(附近的張家灣也一樣);寨子依山勢而興建、擴張,道路極窄,坡也很陡,且彎多,或許是這個原因,漢族丁家寨的規模并不大,僅有38戶人家,實在很難再開辟出新的地塊來興建新的房子、接納更多的人家了??墒?,即使這樣擠一擠,也擠出了一個在普洱茶行業大名鼎鼎的寨子。
老楊家有四五片茶園,總的300畝左右,其中古茶園有100多畝——都是放養的,并且沒有矮化過;較大的那棵被老楊列為單株出售,能采摘到9公斤鮮葉,能做2公斤干茶。他說古茶樹都是粗放管理、不修剪。漢族丁家寨的古茶園規模較大,20世紀80年代茶葉行情不好時,被砍過一部分,但古茶樹的根部得以保留,這才有了今天古茶園的基礎。
老楊認為古樹茶的鮮葉葉片厚、芽尖細長,用手摸起來更柔軟,不會糙手;干茶沖泡后,喝起來甜、回甘好。而小樹茶的鮮葉葉片薄、不厚、芽尖飽滿,看起來更光亮;干茶沖泡后,喝起來會澀。但他補充說還是要自己喝了才能更準確地判斷,這樣更真實;又說現在茶葉分得越來越細,古樹茶、大樹茶、小樹茶、臺地茶……
老楊還遵循著易武地區茶葉的古法制作。鮮葉即進行分揀,標準的一芽二葉屬于毛尖,一芽三葉屬于二梭茶,并且鮮葉環節就開始“捂”——這個環節在我們走過的茶區并不多見。加工環節需要視鮮葉采摘后萎調的程度而定,“看—摸—炒”,老楊炒茶全憑經驗,炒茶根據具體情況而定,在25—30分鐘之間,常年的炒茶已經積淀了足夠深厚的“感覺”,不需要看時間——鮮葉在大鐵鍋里進行生命的洗禮與升華時會發出香味,老楊聞著這個香味就可以判斷了。殺青后的茶葉需要放冷后才能揉捻,看條索的松緊度,如果條索緊的那就再揉一下。
游刃有余且穩重,這是我對老楊做茶手藝的評價,拿捏得十分到位,這多多少少又寫在他的臉上,可又低調,本來是矛盾的,但放在老楊身上,又不矛盾,像極了他的為人處世,但請不要誤會成圓滑,相反,從他身上能感受到真誠,這一點非常重要,至少對我非常重要,不然,我是不愿意深入了解,尤其是花一天的時間;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很奇妙,或許差別就那么一丁點,但足以改變對一個人的看法,就像普洱茶,部分產區的茶葉喝起來口感很像,差別其實也很細微,也就那么一丁點,卻分屬不同的兩個產區。
現在,進來漢族丁家寨收購茶葉的客商,收鮮葉的多于收干毛茶的,大廠和個人都會來這里收茶,這是好事情,說明這里的茶葉發展比較成熟,也獲得了外界的認可。老楊說2017年古樹春茶的價格在1000多—2000元(每公斤干毛茶,下同)之間,比以前漲了點;2018年在1000多—2000多元一公斤,比較穩定。老楊的穩重主要是表現在對家庭產業的均衡布局,他并沒有像很多茶農一樣只做茶,當然這需要自然條件的允許;他說(如果)茶葉價格低時,可以種砂仁,能賣到30元一公斤,他還種玉米、稻谷,還養牛,且規模很大,是養牛專業戶,打算在寨子周邊投資牛欄、精細化養牛。這在農村里,在他們當地,已經屬于非常能干的了;關鍵是他居安思危的考慮,老楊說“萬一哪天茶葉行情不好了,家庭還能繼續發展,我還能有選擇,不至于被動”。茶葉行情這么好的時候,他都能想到更遠的將來,這一點讓我非常佩服;后來得知,當地也有人賭博,有的人輸掉了家業(包括茶園),而他對兒子的教育非常好,能感受到這是一個傳統的家庭——傳統有什么不好!
陳財,普洱茶新銳制茶工程師,1987年03月出生,云南瀾滄人,出生于制茶世家。先后任技術員、審評員、技術科長、總工程師,擁有多年年古茶制作經驗. 關于普洱茶,你想知道的,這里都知道 .能為你提供專業、快捷的1對1解答,朋友圈每天都更新發生在云南有趣的故事 ,采茶做茶及普洱茶全部干貨知識!只想把真正的好茶給愛茶懂茶的人!添加微信:435121

古樹茶,普洱茶,紅茶,白茶等購買請關注陳老師微信,或點擊囤茶優選商城進入購買。國家級制茶工程師,國家一級評茶師-陳財嚴選推薦。
一鍵關注陳老師微信號: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