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廣南縣境內分布有野生茶樹,是茶的起源地之一。據《廣南府志》記載:“1825年,在底圩(‘圩’注:當地人讀‘黑’)寨旁,距九龍山40余里處,其地產茶味絕美”。該地也是傳說中“姑娘茶”的盛產地,源同于境內底圩鄉的底圩茶,但制作稍有差異。相傳大約清朝同治年間,底圩茶試制后泡水喝又苦又澀沒有茶香味,底圩人楊吉春通過各式各樣的加工試驗,用金竹鋸成筒制成了竹筒茶(俗稱“姑娘茶”),發明了這種新的制作方法。楊吉春的獨生女每日在茶山辛勤勞動,她傳承了父親的加工手藝,遇到自己心愛的小伙時,將自己親手制作的竹筒茶送給心愛的小伙,當然,小伙被她親手制作的竹筒茶以及姑娘的深情所打動,更因那竹筒茶的三香而感動。后來,竹筒茶的工藝在越來越多的底圩姑娘們中流傳至今,“底圩姑娘茶”也因此而得名。傳統姑娘茶工夫沖泡技藝分別有:辟竹、撬茶、投茶、洗茶、洗杯、入水、出湯、品茗八道工藝。
廣南底圩茶茶葉基地
古時,在清朝以前,廣南當地人都會上山采野生茶自制飲用,自清朝以后,與境外的商務往來擴大,茶文化的傳入,茶葉消費量逐漸增大,促使當地人們進行人工栽培種植,并成批量生產,形成商品銷售。最早成批量產自底圩村,并在底圩集市進行交易,因此而得名“底圩茶”。
廣南底圩茶產品
廣南底圩茶,生長于底圩云霧繚繞的深山河谷之中。霧滋露潤的山中綠茶,清香四溢,是本地傳統的土特名產。每年春暖花開時,壯家姑娘相約開采“春尖”,第一、二道采下的嫩蕊、氣實足,品質高,經揉制烘炒,即為茶中上品,其色新鮮灰白,條索整齊,茶湯碧綠,味芳香四溢,清甜甘爽,耐泡耐喝,杯中朵朵蕊尖浮于碧湯中,如詩如畫,令人愛不釋手。
底圩茶特制禮盒產品
制作方法
作為云南十大名茶之一的廣南“姑娘茶”,茶樹起源中心之一的九龍山多有野生茶樹。有史料記載,姑娘茶在壯鄉安家落戶已有300多年之久,它多生長于底圩鄉云霧繚繞的高山峽谷之中。先砍來金竹鋸成筒,又將采來的春尖茶葉裝進去,放到甑底煮上糯米,讓糯米的香氣浸到竹筒中去,然后取出,用炭火慢慢烤干,制成了竹筒茶。這種茶既有茶葉的香味,也有金竹的香味和糯米的濃香,即三香四溢。
底圩竹筒茶
特點
品茶要一看、二聞、三品味,在欣賞“春波展旗槍”之后,要聞一聞茶香。姑娘茶與綠茶、花茶、烏龍茶不同,姑娘茶的茶香具有特別的濃郁幽香,必須用心靈去感悟,才能夠聞到那歲月的氣息,以及香醇悠遠、難以言傳的生命之香。茶中品致味,姑娘茶的茶湯金黃明亮,讓人看后不忍去觸及,就好像是看見幾個壯族姑娘在茶山采茶,路人遠遠地看著這自然純真的意景而不忍去打亂這自然的寧靜,但是只要你用心去品,就一定能從陳郁濃香中品出天地間至醇、至真、至美的韻味來。
流行區域
廣南縣各商鋪主售,昆明、文山、廣西、浙江等地有售
陳財,普洱茶新銳制茶工程師,1987年03月出生,云南瀾滄人,出生于制茶世家。先后任技術員、審評員、技術科長、總工程師,擁有多年年古茶制作經驗. 關于普洱茶,你想知道的,這里都知道 .能為你提供專業、快捷的1對1解答,朋友圈每天都更新發生在云南有趣的故事 ,采茶做茶及普洱茶全部干貨知識!只想把真正的好茶給愛茶懂茶的人!添加微信:435121

古樹茶,普洱茶,紅茶,白茶等購買請關注陳老師微信,或點擊囤茶優選商城進入購買。國家級制茶工程師,國家一級評茶師-陳財嚴選推薦。
一鍵關注陳老師微信號: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