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財普洱茶

陳財普洱茶

首頁 產區 專家稱多種氣候條件導致西南旱情

專家稱多種氣候條件導致西南旱情

天旱?人旱?
中國科學院水資源研究中心主任夏軍認為,如此嚴重的西南旱情,成因很復雜,既有幾年降水持續減少導致的氣象干旱,也有降水減少、蒸發加大進一步導致土壤水嚴重耗竭,危及需水期農作物生長的農業干旱

天旱?人旱?

中國科學院水資源研究中心主任夏軍認為,如此嚴重的西南旱情,成因很復雜,既有幾年降水持續減少導致的氣象干旱,也有降水減少、蒸發加大進一步導致土壤水嚴重耗竭,危及需水期農作物生長的農業干旱,還有包括水庫、河流干涸導致人畜飲用水困難的水文干旱。

記者/黃 祺

西南大旱,究竟“天災”和“人禍”該各打幾板,在各色人等口中仍然語焉不詳。盡管如此,一場災害讓更多人看到,地大物博的中國,同時是生態脆弱的國度——這是災害帶來唯一的“財富”。

未來一段時間,極端天氣引發的各種災害,可能會頻繁地出現。面對災害將頻繁襲來的現實,我們準備好了嗎?

!
也想出現在這里? 聯系我們
創意廣告區塊 - WordPress區塊

多重原因帶來重旱

4月1日傍晚,春雨光臨廣西百色市,一處被積水淹沒的路段,登上了頭條新聞的位置。這樣的照片,過去可以被用來批評當地市政工作的欠缺,但現在,只會給渴望雨水的災區民眾帶來欣喜——從去年8月開始,百色市所轄的旱情重災區,連續200多天無雨,土地干涸得冒煙。

在3月末以后,四川、廣西、貴州、云南的部分災區,終于出現了降雨,但是,對于已經龜裂的土地來說,短暫的降雨仍然是杯水車薪,已經持續超過半年的西南特大旱情,還沒有結束。

國家氣候中心氣候預測室主任任富民3月31日表示,“要想徹底解決干旱,起碼要下10場暴雨”。根據貴州送達的報告,貴州起碼缺水490毫米,這意味著如果按50毫米一場暴雨來計算,需要10場暴雨才能徹底解決旱情。這樣的算法,還沒有考慮雨水的流失。

氣象干旱監測圖上,深紅色的“特旱”區域,張牙舞爪地籠罩在云南、廣西、貴州三省區的交界處,而鮮紅色的“重旱”區域,從“特旱”中心向東、西兩個方向延伸。這樣的局面,對于身處災區以外的人來說,只是圖像而已,而對于干旱地區的民眾,意味著每天有限的飲水、長期無法洗漱、莊稼枯萎、春耕無望和農民們可以預見的收入減少。目前的統計數據是,西南五省市區因旱造成飲水困難的災民,達到近2000萬人,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到數百億元。

這次西南旱情持續時間超過半年,歷史上非常罕見,對于出現旱情的原因,相關專家認為,多種氣候條件制造了這一次西南旱情,全球氣候正在發生變化,變化中極端天氣出現的頻率會增加,而西南干旱就是極端天氣中的一種。

中國科學院水資源研究中心主任夏軍認為,如此嚴重的西南旱情,成因很復雜,既有幾年降水持續減少導致的氣象干旱,也有降水減少、蒸發加大進一步導致土壤水嚴重耗竭,危及需水期農作物生長的農業干旱,還有包括水庫、河流干涸導致人畜飲用水困難的水文干旱。

但夏軍認為,其中最關鍵的影響因素仍然是氣候原因。

北京大學大氣科學系教授錢維宏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認為,西南旱情形成的原因,是由于季風氣流弱,季風不能把水汽送到西南地區,所以難有降雨。他進一步分析說:“這次干旱真正的原因是氣流比較偏弱,青藏高原的存在,有一個昆明靜止風,必須有暖濕空氣往這里輸送,今年的暖濕空氣比較弱。弱的原因是,海陸風怎么形成的,要有海上和陸上溫度對比,一邊溫度高了,一邊溫度低了,才會形成這個風,有了這個風以后,把海上氣流吹上來,吹上來有降水。今年海上溫度高了,陸地上特別是中國北方或者東部地區冬天都比較冷。陸地上比較冷,海洋上比較暖,不利于海風的形成?!?/p>

“天算”難解

事實上,盡管“氣候變化”已經成為流行語,但在未來的時間里,全球氣候究竟會怎樣變化,如今還是科學界的一道課題,沒有人能夠準確預測持久干旱、洪澇這樣大尺度的氣象事件。

國家氣候中心任福民在今年4月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與短期天氣預報不同,氣候預測的時間比較長,影響氣候的原因也更加復雜,我們需要從大氣狀況、海洋狀況,甚至是太陽活動等方面尋找信號,但從科學上講,對這方面的認識還是很有限的,國內外從事氣候方面的學者都在極力做。

形成今年干旱的原因是什么——謹慎的科學家都不愿意回答這樣的問題。全球氣候變化不過是近10年才被提出的命題,對于氣候變化,人類并沒有掌握多少知識,所以,大多數學者還在從各種已經發生的氣象事件中尋求規律,而準確的長遠預測,更多的尚處于“猜測”階段。

正因如此,一些大膽的預測會受到高度的關注。今年西南大旱以后,6年前的一條舊文被重新翻出來。2004年,美國五角大樓一份報告稱,全球氣候正在發生突變,中國南部地區在2010年前后將發生持續整整10年的特大干旱,而北方會陷入水患。但這樣的大膽預測,并沒有被主流的科研人員認可,德國著名氣候學家,德國基爾大學海洋科學學院教授莫吉布·拉提夫當時接受《新民周刊》采訪時表示:“這是不嚴肅的,氣候的改變是一個逐漸變化的過程?!?/p>

氣候將在短期內發生突變的看法,沒有得到大多數科學家的認可,但一個已經達成的共識是,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極端天氣的發生將越來越多,干旱作為對人類生活影響最嚴重的自然災害,也有頻繁發生的趨勢。

“現在不光要盯著西南地區,今年華北甚至東北地區可能出現的干旱情況也令我非常擔心?!毕能姳硎?。不僅如此,干旱往往與洪澇相伴而生,所以,連續幾年大旱之后,洪災的出現也值得擔憂。干旱和洪澇都被叫做極端水文事件,如果一年中總的降水量變化不大,那么干旱與洪水災害就會集中到某個季節。

中國西南地區經歷特大干旱的時候,東南亞國家也相繼陷入嚴重干旱,西南湄公河流域國際間的水問題態勢也十分嚴重。而據夏軍了解,近些年來,歐洲等西方國家自然災害的發生也很頻繁。

探究極端天氣發生的原因,現在儼然已經成為“顯學”,但同時,這方面的討論也變得越來越“敏感”。一種觀點認為,全球氣候變得越來越“暴躁”,是自然氣候系統周期性變化的表現,另一種觀點認為,人類活動是改變全球氣候的主要推手,而后一種推測的討論,往往牽涉到一些大型的人造工程,這就讓氣候科學問題,延伸成為經濟,甚至政治話題。

4月2-5日召開的首次湄公河委員會峰會上,對于此前有非政府組織指出湄公河流域旱情與中國工程有關的說法,中國政府代表做出了回應。湄公河發源于青藏高原,在中國境內被叫做瀾滄江。參加峰會的中國政府代表副外長宋濤表示,有充分的科學數據表明,旱情是此次湄公河干流水位下降的根本原因。所謂中國在瀾滄江上的水電開發導致了湄公河水位下降的說法既沒有科學根據,也與事實不符。

中國方面的解釋是,中國瀾滄江出境的水流只占整個湄公河徑流總量的13.5%,湄公河徑流的86.5%來自于中國境外湄公河支流的水量的匯總。這次極端的旱情導致了中國境外湄公河流域的來水量減少,造成了湄公河水位的大幅下降。另外,中國在瀾滄江上從事的梯級水電開發并不耗水,三個已建成的電站運行基本不耗水,水庫面積小,蒸發量有限;在建的小灣水電站進入枯水期后一直沒有蓄水。所以說,中國瀾滄江水電開發不可能造成下游水位的下降。

脆弱的農業

夏軍表示,“雖然科學界還存在爭議,我個人仍覺得自然氣候系統和水循環的變化是導致水旱災害的主要因素;同時,人類活動對自然的沖擊越來越強,疊加起來在全球尺度就形成了全球變化,反過來對區域的水資源時空格局的變化帶來顯著影響,并促進了極端水文事件的發生。人們必須正視這個事實,通過研究和對不確定性的風險分析,采取恰當和有效的對策與措施?!毕能娬f,“社會經濟發展活動對自然氣候的變化有一個反饋和加強的作用。這個問題比較復雜,需要加強研究?!?/p>

導致全球氣候變化、極端天氣越來越多的原因,究竟是自然規律還是人類活動的影響更大,尚需要更多的科學證據,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在未來一段時間,氣候異常帶來的自然災害,很可能頻繁地發生,這給中國的防災和救災能力,提出了挑戰。

盡管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西南地區河流縱橫、降雨豐富,但西南很多地方,本來就是降雨分布嚴重不均的地區,旱情經常出現。云南有雨季與干季之分,每年5~10月的雨季,降雨量占全年雨量的85%~95%,干季在11~4月,雨量僅占全年的15%~5%,每年的春季耕種季節,正好是干季,對于農業生產來說,旱情幾乎年年發生。歷史上發生的旱災中,西南地區干旱發生的次數、頻率僅次于華北,排列第二位。

事實上,西南旱情這樣的重旱,在最近幾年中并不陌生。2006年冬季重慶大旱,記者站在朝天門碼頭遙看,嘉陵江與長江交匯處,江底暴露在陽光下,船舶擱淺在江心,60多歲的當地居民說,從未見過朝天門碼頭如此的景象。2008年末到2009年初的北方旱災,觸發了新中國歷史上第一次Ⅰ抗旱應急響應,旱情覆蓋了北部地區12個省份,占到大半個中國的面積。有統計顯示,從上世紀60年代至今,我國發生比較嚴重的干旱事件有200多次。

中國自古是自然災害頻發的國度,如果沒有農業水利設施,看天吃飯的耕地,常常因各種自然災害而遭受嚴重的經濟損失。西南旱情發生以后,一些評論認為,西南農業水利設施年久失修,農業水利抗旱能力薄弱,加重了這次干旱帶來的損失。

西南地區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形,這樣的地形意味著,降水很快滲入到地下溶洞,形成暗河,盡管降雨量不少,但能夠用于農業灌溉的水量卻很少。相對于北方平原,在西南地區建造農業水利設施,是更加復雜的工程,而維護這些水利設施所需要的投入也更大。

但是,這些年,西南地區農業水利設施薄弱的情況,并沒有得到改善。根據中央電視臺《新聞1+1》節目報道,截至2007年年底,中國已建成水庫總計約8.7萬座,其中病險水庫約3.7萬座,而病險水庫主要就是中小型水庫,約占總病險水庫的99.9%,云南也不例外,由于復雜的地質結構,境內的水庫大多為中小型水庫,且多數年久失修。近兩年來,盡管中央和云南省政府都在逐步加大對水利建設的投資,但是由于病險水庫基數太大,問題始終無法解決。

干旱還在持續,旱情繼續考驗著西南地區脆弱的農業環境和生態基礎。極端天氣越來越多的趨勢下,中國農業的安全,也許會成為最重要的安全問題。

相關熱詞:
旱情
專家
氣候條件

來源:互聯網 更多好文請關注秒懂普洱
微信公眾號:puersir;
茶中網:www.jhycjy.cn
普洱茶知識交流請添加個人微信號:chanchadashi
茶中網

古樹茶,普洱茶,紅茶,白茶等購買請關注陳老師微信,或點擊囤茶優選商城進入購買。國家級制茶工程師,國家一級評茶師-陳財嚴選推薦。

一鍵關注陳老師微信號:435121

免責聲明:凡注明來源本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歡迎轉載,注明出處。非本網作品均來自互聯網,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http://www.jhycjy.cn/12005.html
陳財制茶

陳財制茶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茶中網

水不言,一切盡在茶中。關于普洱茶收藏,品鑒,保存等知識,請加個人微號:435121 交流學習。如需了解茅臺酒最新價格:酒魁網 www.jiukui.cn

為您推薦

發表評論

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標注

聯系我們

聯系我們

181 0879 9338

在線咨詢: QQ交談

郵箱: 435121@qq.com

工作時間:周一至周五,9:00-17:30,節假日休息

關注微信
微信掃一掃關注我們

微信掃一掃關注我們

關注微博
返回頂部
成人区在线观看,成人动漫在线网站,91无码人妻一区二区成人AⅤ,成人午夜人妻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