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茶?
何為道?
茶道與儒學是如何融通的?
對于當下社會具有何作用?

?
? ? ? ? ? 2016年11月28日,茶道認知學創始人、大益集團董事長、大益茶道院院長吳遠之先生儒雅亮相“哲學家茶座”,探究茶道與儒學之同源,精辟分析當代茶道與儒學發展的新命題,以大儒風范闡釋茶道精神,以茶道精神挖掘傳統儒學之精髓。近百位來自北京及外地高校的哲學教授及跨專業師生以及茶道愛好者慕名而來,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院長姚新中教授全程主持。
?
? ? ? ? ? 哲學家茶座項目由人民大學哲學院茶道哲學研究所主辦,大益茶道院、益友會協辦,每月一講。本期講座是繼上月當代著名哲學家張立文教授首講之后第二次呈現的文化盛宴。
?
? ? ? ? ? 飲之精者是為茶,人之大者是為儒。在中國傳統文化基礎上生長起來的中國茶道,其內在精神與儒者風范之間究竟有怎樣的內在聯系?吳遠之先生另辟蹊徑,從九十多歲的里千家家元千玄室在中國親自展示日本茶道開始說起,并以他的親身經歷及在日本的所見所聞為引子,精辟講解了日本、韓國茶道以茶道推廣的方式將倫理、美學融入日常生活方式和日常美學培訓,茶道活動本身所蘊含的審美屬性,也對日本的文化修養產生影響,塑造了日本人彬彬有禮、內斂、不事張揚的民族性格。

?
? ? ? ? ? ?吳遠之先生認為,中國茶道在唐宋達到頂峰后,經過明清短暫的興盛,現在幾乎是氣若游絲。但中國茶道目前的狀況并不代表過去未有,也不代表將來中國茶道不會再度興起。因為中國是茶的故鄉,也是茶道的發源地,中國茶道的興盛有足夠豐富的底蘊。中國茶道是“三味一體”:首先是茶的滋味,即以回甘體驗為基礎的品飲活動;其次是茶的品味,即茶事審美等一系列藝術活動;最后是真味,即在人類的信仰、哲學、心靈等層面也給予茶非比尋常的重視?!岸U茶一味”、“吃茶去”等一系列命題的提出,無不透露出中國古人對茶的喜好,以及由茶悟道的大智慧。
?
? ? ? ? ? ?在解讀了中國茶道的精神內涵后,吳遠之先生從茶人的角度對大儒風范進行了闡釋。他認為,大儒是指學問淵博、品德高尚的儒學大家。自古至今,中華民族之所以取得璀璨的文明,與從孔子、孟子以來的大儒們卓越貢獻密不可分。大儒風范的文化內涵非常豐富,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人生百味、家國情懷;文質彬彬、優雅生活;天地境界、大愛無疆。
?
? ? ? ? ? ?茶可以說是飲品中的大儒,其本身所蘊含的滋味、品味、真味等“三味一體”的理論架構,與儒者身上所具有的“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的歷史使命和責任感,以及大愛無疆、包容宇宙的胸襟,具有著天然的血脈聯系。它們都來自于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理論精髓,并且,其本身具有著強大的生命力,即使對我們現代社會、現代人的生存和發展也具有不可忽視的指導意義。

?
? ? ? ? ?吳遠之先生的講解可謂深入淺出,引起了在座人員的廣泛共鳴。在提問環節,不少師生向吳遠之先生提出了自己的疑問,比如儒家與茶道之間的關系、飲茶與修行之間的關系、解悟與證悟之間的區別等問題。吳遠之先生則從哲學的高度對上述疑問進行了細致而精彩的解答,贏得了大家的陣陣掌聲。演講結束后,姚新中院長進行了精要的總結,他認為本次講座的話題很有價值,對吳遠之先生的精彩演講表示感謝。會議結束后,在場全體人員一起合影留念。
相關熱詞:茶道
儒學
吳遠之
延伸閱讀:
· 吳遠之:中國茶道應重新振興11-04
· 茶人茶語:喝茶的商人更有道09-03
· 山東青年的“人間普洱茶道”01-16
· 對話呂禮臻:從瘋狂普洱到全世界推廣中國茶10-06
· 普洱茶與中國茶道11-06
來源:互聯網 更多好文請關注秒懂普洱
微信公眾號:puersir;
茶中網:www.jhycjy.cn
普洱茶知識交流請添加個人微信號:chanchadashi
微信公眾號:puersir;
茶中網:www.jhycjy.cn
普洱茶知識交流請添加個人微信號:chanchadashi

古樹茶,普洱茶,紅茶,白茶等購買請關注陳老師微信,或點擊囤茶優選商城進入購買。國家級制茶工程師,國家一級評茶師-陳財嚴選推薦。
一鍵關注陳老師微信號: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