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無公害茶葉的定義和基本要求
為了從根本上解決農產品污染和安全間題,我國農業部從2001年起,在全國范圍內實施“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該計劃已全面提高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為核心,以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和衛生質量檢測體系建設為基礎,通過對農產品實行“從農田到餐桌”的全程質量控制,以逐步實現我國主要農產品的無公害生產、加上和消費。并于2002年,農業部和國家質檢總局先后聯合發布了(無公害農產品管理辦法》《無公害農產品標志管理辦法》:茶葉葉無公害化生產被列為該計劃第一批重點實施的十五類農產品之一,因此茶葉的無公害化生產自然成為計劃內容。下面將有關規范作一闡述。
無公害食品(non-environmentalpollutionto0d)是指依據無公害食品生產加工技術規程生產,符合無公害食品標準,許可使用無公害食品標志的安全食品,無公害食品的產地必須具備良好的生態環境,生產過程中允許使用限定的化學合成物質,禁止使用對人體和環境造成危害的化學物質。無公害茶葉是無公害污染或者把公害污染物(包括農藥殘留、重金屬害微生物等)的衛生質量指標控制在有關限定標準以內的茶葉葉產品,無公害茶葉的基本要求是安全對消費者的身心健康無公害)。當前,無公害茶葉葉生產技術已相當成熟完善,中華人民共和圍農業部發布了有關無公害茶葉的系列農業行業標準。
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實施以來,云南省已經有不少茶葉業企業完成通過了無公害化個建設和認證,獲得了無公害茶葉使用標志,并在產品包裝中得以體現。那么,要通過無公害茶葉認證或地無公害茶葉使用標志須要完成哪些安全衛生加工體系建設,無公害茶葉又有哪些安全衛生品質保證呢?
無公害茶葉的生產必須達到一系列無公害茶葉的生產規范和品質標準,首先該茶葉的生產及環境條件必須達到其產地生態條件良好,遠離污染源,環境空氣、灌溉水、上壤環境中環境污染物的濃度限制必須符合農業部頒發的①NY5020-****無公害食品茶葉產地環境條件標準:然后參照②NY/T5018-****無公害食品茶葉生產技術規程和③NY/T5019-****無公害食品茶葉加工技術規程進行加工生產,采用科學管理措施進行栽培、施肥,病蟲草害防治、采收和貯藏,在生產中合理使用農藥,禁止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加工中保證工廠環境清潔干凈,加工設備和用具、加工工藝、包裝材料貯藏條件符合衛生要求:其產品達到④無公害食品茶葉NY5017-****標準:并最終通過中請驗收頒證。本內容來自《云茶大典》

古樹茶,普洱茶,紅茶,白茶等購買請關注陳老師微信,或點擊囤茶優選商城進入購買。國家級制茶工程師,國家一級評茶師-陳財嚴選推薦。
一鍵關注陳老師微信號: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