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臺灣茶人對于茶葉品質的評鑒發展出相當多元的面貌與技法,取思茅姑娘為妻,并在云南以康堤茶品發展茶葉事業的黃傳芳先生,也有個人獨到的見解,以下是以200克標準杯試泡,以一心二葉、嫩葉開面為主,觀察新制滇青毛茶的一些方法。
一、如果以手揉葉底,呈現滑或爛的情形,是現代茶園或是茶園有施化肥或噴灑農藥的情形。
二、如果用鼻吸茶葉葉底香,鼻腔出現悶而不爽的情形,可能是因為采收季節時氣候悶、制作工程中有悶的情形。
三、如果沖泡后葉底的葉面與枝條易碎,是茶葉內含灰白質、纖維質較多的緣故,則茶質葉「骨肉多」養分也較少。
四、選擇葉底中的粗枝,從中扯開,如果藕斷絲連的纖維質可以拉開很長(甚至超過五厘米),則表示茶葉內含養分豐富。
五、好的茶品,茶湯清澈亮麗,表面透明的果膠質很厚。
六、好的茶品,茶湯中的葉底,嫩葉下沉,成長葉則可上浮。
七、好的茶品,茶葉沖入沸水后,葉底會逐漸均勻開展,如果出現快慢不均的開展現象,則茶湯中可能會出現火燥味,是制茶工序不但所制。
八、茶葉浸泡5分鐘后,以瓷質湯匙攪拌茶湯,靜置后看杯中湯匙正面的清澈度,越清越佳。
九、舉起湯匙,聞湯匙背面,間隔5秒,連續聞3次,如果香氣持續則茶品佳,持續而有變化則更佳。這個步驟與聞杯底香類似。
此外,同樣的茶樣,固定的沖泡,從品飲茶湯的過程中,可以分出茶葉品質的好壞,好的茶品:茶湯對舌面的滲透性強,并且牙齦有清涼感,茶香氣往鼻腔沖;茶湯順滑,有勁道。所謂勁道指茶湯的舌面滲透性、口腔擴散性、舌面貼切性、持久性、氣透性、行氣性。
至于不好的茶,則是茶湯苦而不轉甘、澀而不化,甚至茶湯帶有菁腥味,類似野草的氣味。如果茶湯有火燥味或是油耗味,就是工序的失當。
「易武正山貢品普洱圓茶」就是黃傳芳先生以云南思茅興洋茶葉有限公司之名,與勐海的佛海茶廠合作,選用易武茶菁,并且以黃先生獨到的鑒定觀點,訂制的一批普洱茶,建議不妨以黃先生所提的品鑒方式,試試這款茶品,應該會有不少心得。
節選自:《普洱茶續》? 鄧時海 耿建興主編
微信公眾號:puersir;
茶中網:www.jhycjy.cn
普洱茶知識交流請添加個人微信號:chanchadashi

古樹茶,普洱茶,紅茶,白茶等購買請關注陳老師微信,或點擊囤茶優選商城進入購買。國家級制茶工程師,國家一級評茶師-陳財嚴選推薦。
一鍵關注陳老師微信號: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