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位是“滋”:茶對口腔刺激的感受,湯感,包括香型、香氣,也包括茶湯的厚度感與耐泡度,香型、香氣包括了山頭茶的判斷和制程判斷,茶湯的厚度感和耐泡度也間接提示了茶質,通過“滋”這一項感受山頭茶的風格,還是比較可行和準確的,山頭茶風格的確定,關聯到另外一個重要的課題:轉化方向問題,將在下面的篇幅中說明。
長期以來普洱茶混淆的概念就是“氣”與“滋”,“氣”是一個由茶引起身體內部的一種動態過程,而“滋”是簡單的口腔刺激,“滋”雖然貴為茶韻的一部分,但是重要性比起普洱架構中的前兩位,要遜色很多,原因是由于普洱生茶的特性:自然轉化造成的,轉化過程中,“滋”在不斷變化,最終從富于口腔刺激性趨于柔、潤、化,由于變化無窮的“滋”放在茶韻里作用小,還不如放在風格篇里,在新生茶中發揮一個重大的作用。
第四位是“質”:觀葉底,是對原料的判斷,對采摘質量的判斷,也是對制茶完美度的判斷,一般觀察葉底,對制茶中產生的瑕疵,對純正采摘批次山頭茶來說虛假的摻料現象和混拼現象,都可以有個清晰的判斷。一芽兩葉帶嫩梗,實踐中是最好的葉底形態,早期那種綠茶化傾向:芽頭撒面,在被實踐拋棄,同時被拋棄的還有碎紅茶傾向的切茶機切茶,以及所謂的原料分級。
拼配茶中,“滋”看湯的厚度感與耐泡性,口感和香氣、香型無需關注,這些都是會在未來的自然轉化中變化的,排除已知寥寥幾款山頭茶茶滋的未來走向,其它的,不用去預測,那是夢想,山頭茶中,“滋”的作用最大,用風格來判斷山頭新生茶,避免混淆。當然,風格是無法用語言來準確描述的,信息無法完整傳遞,解決的辦法是建立山頭標桿茶品,訓練“滋”對應的香氣、香型、口感。
“滋”的品級也是從0-5,拼配的茶,口腔感覺湯的厚度感高,茶耐泡性強者給高分,如果是山頭茶,則要按山頭茶特有的茶滋茶香來判斷了,符合山頭茶風格的、湯的厚度感高的、茶耐泡性強的給高分,這個項目給分是因人而異的,需要經驗和經歷。
“滋”是種比較評價方式,這要求個人的分辨能力,例如易武茶,那你就要找到純正的易武茶來作比較判斷,建立易武茶的標桿茶,如果細分到易武地區各個寨子,那也可以再細分下去。
“滋”在普洱四個階段中的表達各不相同,應該和四個階段的特性聯系起來,靈活運用,困難的是依舊需要經歷和經驗,如果品茗到大字紅印和福祿貢,你就知道那個階段的“滋”該如何表達
了,“滋”是主觀的東西多一些,自己滿意的,一般給 3 分,超級滿意的,給 4 分,茶友間相互交換評價,會產生比較一致的評價,也是“滋”無法度量、無法文字描述的困難之處。
一般性的原則:由于“滋”是包含在茶韻中的一部分,考慮到和茶質的聯動性,“滋”的評價和“津”的評價相差在上、下一個等級左右,這是很滿意與不太滿意的一種表達方式。
“質”的品級也是 0-5 ,曬青是基本保證,觀察葉底,兩葉一芽帶嫩梗才是最好的“質”,這里要摒除普洱茶低迷時期那種所謂的綠茶化分級標準,普洱茶低迷時期為販賣而產生的什么“尖”、“芽”之類,普洱茶現在已經回歸到自己的本來面目,有歷史上的古董茶作標桿,藍標宋聘葉底里梗比比皆是。
兩葉一芽帶嫩梗,嫩梗完整的給 5 分,不過基本很難保證,一般給出的 4 分最高了。你無法想象品質優良的茶,會用機械化采摘方式,或者隨便亂采,從葉底就能窺探出很多信息。
雖然在風格篇中的兩個項目,評價上有點主觀和各人的標準不同,但是在整體上通過加權處理,對茶品的評價影響不會很大,重權在茶韻茶魂那里。
現在對新生茶可以完整的用四個數字表達了,以易武茶為例,優秀的自然生態生長環境、完美殺青、曬青干燥、精心采摘、精心制作,“氣”就無需考慮了,“津”可以達到 3 ,“滋”可以達到 4 ,“質”可以達到4,表達就是:0 3 4 4(易武),這樣的易武茶確實存在,我就遇到過,作為易武的標桿茶。
當然,易武茶區各寨茶的風格也不盡相同,但是易武茶區總體的風格還是相近的,無特別原因,無需特別區分到那么細致。
對于陳年茶,上文提到的藍標宋聘,具備了 5 5 品級,“滋”無可挑剔,完全具備了潤、化、柔的特性,具備藥香、陳香,如果“滋”表達為 5 是恰當的,那么和這款茶比較起來,下文要提到的大字紅印,相比較下,具備了潤、化、柔的特性,陳香顯,“滋”只能表達為 3 了,就一條:藥香是最高境界,這樣比較下來,福祿貢也許只能在“滋”上表達為 2 了,這都需要實際拼配,才能感受到這個“滋”的排列。
“滋”的品級,極大的受到個人喜好的影響,這沒關系,在普洱結構中,地位相對較弱,對一款茶的評價,主要還是茶魂,這和目前流行的普洱品茗觀念相當的不同,注重“滋”還處于表面階段,注重茶魂,那是一個境界。
在普洱新生茶階段,“滋”是看風格、湯厚重感、耐泡度、香型、加工缺陷等,在普洱生茶階段,“滋”是看湯厚重感、耐泡度、香型、轉化方向、倉儲等,在普洱陳茶階段,“滋”是看湯厚重感、陳香表現、轉化方向、倉儲判斷等,在普洱茶階段,“滋”是看陳香、藥香、湯感、倉儲等。各階段的重點不同,針對階段不同靈活運用。
?
相關熱詞:
風格
評價
普洱茶
數字化
微信公眾號:puersir;
茶中網:www.jhycjy.cn
普洱茶知識交流請添加個人微信號:chanchadashi

古樹茶,普洱茶,紅茶,白茶等購買請關注陳老師微信,或點擊囤茶優選商城進入購買。國家級制茶工程師,國家一級評茶師-陳財嚴選推薦。
一鍵關注陳老師微信號: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