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傳統茶業的由盛轉衰:(四)我國古代茶業的終結
1840年的中英鴉片戰爭,在中國歷史發展上,是一個重要轉折點。在這之前,中國是一個獨立的封建國家。在這以后,由于戰爭的失敗,使中國一步步地淪之為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也使中國社會,由古代進入了近代的發展。不過,如上所見,由于茶業和茶葉科學技術發展的特殊性,中國茶業和茶葉科技的近代發展,與中國近代社會的分期,不是同步的。它的古代和近代分界,不是1840,而當以19世紀末出現的中國茶業改革或振興運動為標志。
因為鴉片戰爭前后,中國和世界茶業的性質、技術和面貌,都沒有什么明顯的變化;不但沒有變化,而且對中國傳統茶業來說,在此后反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中國的傳統茶業和傳統茶葉科技,是到1887年也即中國茶葉出口由歷史的最高記錄開始逐年遞減以后,才感到和提出要向近代轉化的。
其實如前所說,中國傳統茶業明清的發展,從茶學和技術的角度來說,主要是明朝中后期和清朝前期這樣一個階段。清朝中期和鴉片戰爭以后,雖然因西方茶葉特別是紅茶消費的持續躍增,中國茶葉出口和茶葉生產呈顯著上升的勢頭,但這時中國傳統茶學和茶葉技術,則已進入了萎蔫和不再有生氣的階段。所以,對清朝咸同年間我國茶業的較大發展,我們曾形象地稱之為是我國古代或傳統茶業的“回光返照”。因為這一發展本身,即是我國茶葉出口和茶葉生產受國際茶市影響、決定和與國際茶市聯系的反映。這一時期,也正好是英國、荷蘭在南亞積極發展種茶,以西方近代科學技術對中國傳統茶葉科技全面接受、全面改造,也即形成、建立和發展近代茶業與近代茶葉科技的時期。我國咸同茶業,是和即將要超過、替代它的西方近代茶業和近代茶葉科學技術,一同發展的;一旦哪天它的同伴超過了它,它就不可逆轉地走向衰亡。
因為這樣,所以當1886年前我國茶葉出口和茶葉生產飛躍發展,英國一次次派人來我國搜集茶種、學習茶葉生產、引進茶工在印度和錫蘭大力發展茶業時,我國對于我國的傳統茶業和傳統茶葉科學技術,是只會躊躇滿志,而不會懷疑其保守、落后的。因此,當1887年以后我國茶葉出口連年遞減,茶葉市場一天天被印度、錫蘭擠占,我國茶業日趨衰落時,我國的茶商、茶農和有關官紳,開始又只會是感到突兀、茫然和有點不知所措;但情感的接著變化,必然是從陶醉回到現實,從失落中尋找原因,痛定思痛,最后確定奮起走改革和重整我國茶業之路。所以,我國古代茶業和茶葉科學技術,不是自然和自發走上向近代發展,而是在與西方近代茶業和近代茶葉科學技術相比較敗北以后,才被迫和被動走上革新和振興之路的。如果這一分析還比較接近事實,那么,我們也可以這樣說,1886年,是我國古代或傳統茶業發展最后所達到的一個巔峰,這個巔峰,同時也是其發展的終端;自此之后,我國古代茶業就一天天衰退和朝著近代的方向轉化了。
相關熱詞:
延伸閱讀:
· 黃山毛峰的傳說10-09
· 蔡襄“龍團”細分明10-09
· 水金龜的傳說10-09
· 英國飲茶的由來10-09
· 茶之誕生(下)10-09
微信公眾號:puersir;
茶中網:www.jhycjy.cn
普洱茶知識交流請添加個人微信號:chanchadashi

古樹茶,普洱茶,紅茶,白茶等購買請關注陳老師微信,或點擊囤茶優選商城進入購買。國家級制茶工程師,國家一級評茶師-陳財嚴選推薦。
一鍵關注陳老師微信號: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