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農業部茶葉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杭州)主任劉新
?
我國是茶葉生產和消費大國,茶葉安全嗎?我國的茶葉標準嚴格嗎?為了保障茶葉質量安全,政府都做了哪些工作?就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杭州)主任劉新。
?
保障安全,政府做了哪些?
?
自20世紀70年代開始,我國就開始了茶葉農藥殘留的研究和控制。2001年農業部實施“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茶葉列入到首批菜藍子產品。2000年,農業部啟動茶葉質量安全普查工作,2009年開始茶葉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每年兩次對全國24個?。ㄊ?、自治區)和計劃單列市的茶葉進行抽檢。2011年,農業部建立了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體系,茶葉列入13個優先啟動評估產品。
?
劉新告訴記者,目前為止,我國茶葉中禁限用農藥的使用得到抑制,特別是高毒高殘留的農藥,如六六六、滴滴涕、甲胺磷等農藥基本杜絕,而國外允許使用而我國限制使用的農藥,如三氯殺螨醇、氰戊菊酯超標的現象偶有發生。當前,我國茶園主要推廣低毒、低殘留、低水溶解度的農藥,如擬除蟲菊酯農藥、茚蟲威、蟲螨腈等。
?
為追求更高的飲茶享受,我國還開展了替代水溶性農藥的研究,推廣綠色防控新技術,通過茶園生物多樣性種植、推廣優良抗性品種、采用農業防治控制技術、生物防治技術,利用物理措施相結合的綜合防治技術,減少化學農藥使用量和使用次數,進一步提升了茶葉的安全。流通市場上有16%的樣品檢不出農藥殘留,2015年中國有機茶認證園面積達到87萬畝。
?
中國國家標準很嚴格
?
我國現有茶葉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170項,其中產品標準70項,產地環境和過程規范59項,檢測方法和安全限量標準41項。經歷2012年和2014年兩次修訂后,茶葉納入食品中的飲料類,制定了農藥殘留和污染物指標28項。標準制定方式與國際接軌,所有限量向世界貿易組織(WTO)各成員國進行了通報,接受了各成員國的評議。
?
劉新介紹說,全世界主要產茶國中,中國是要求最嚴格的國家之一。我國還制定了茶園產地環境、農藥和肥料使用標準,生產、加工、包裝、運輸和貯藏標準。同時政府鼓勵有條件的生產者按綠色食品、有機食品標準生產,并制定了良好茶葉生產規范,按GAP要求組織生產,構建從“茶園到茶杯”的質量控制體系。
?
中國茶葉質量安全標準與食品法典委員會制訂的CAC標準相同的有9項,其中噻嗪酮、噻蟲嗪、聯苯菊酯農殘限量比CAC標準嚴2倍、1倍和5倍;硫丹、噻螨酮、二氯苯醚菊酯農殘限量與CAC標準相同;甲氰菊酯、溴氰菊酯、氯氰菊酯分別比我國標準嚴0.5倍、1倍和0.3倍。三氯殺螨醇在我國茶園禁用,而CAC的限量是40mg/kg。從標準限量的參數量和限量值看,我國茶葉農殘標準和CAC標準尺度基本一致,部分嚴于CAC標準。
?
我們的茶葉安全嗎?
?
劉新說,農業部長期監測茶葉產品的質量安全,2013年到2015年,我國茶葉產品總體合格率保持在95.0%-98.1%之間。近幾年的風險評估數據表明,我國茶葉農藥殘留超標率低于2.3%,一些農藥的檢出率不斷下降,如吡蟲啉2015年的檢出率比2013年下降44.5%,聯苯菊酯的檢出率下降了0.4%。近年來,通過對農藥殘留單因子風險分析,危害因子的風險商值在1.3E-02~2.0E-06之間,評估表明,茶葉中的農藥殘留安全性風險低,可以忽略不計。
?
稀土元素是指鑭系元素及性質相近的鈧和釔。茶園土壤中稀土含量為76~629mg/kg,均值為176.8mg/kg,絕大部分是以難溶態形式存在,不能被吸收利用。分析5個茶類的5397個樣品,稀土平均含量為1.645mg/kg。采用點評估的方法初步評估,按60公斤重的成年人每日允許攝入1.2mg(至今最嚴數據)計,每天飲用1.1kg烏龍茶才達到這一允許量水平;即使按稀土含量最高的茶(19.4mg/kg)計,每天要喝用0.15kg茶才會達到允許攝入量,我國茶葉極端消費者才54g。
?
進口國嚴苛標準阻礙出
?
劉新介紹,歐盟2008年7月29日起執行新的食品中農藥殘留標準(EC149/2008),歐盟現執行的農藥殘留限量有467種,其中,417種均為方法檢出限。近兩年來我國茶葉出口歐盟通報農藥品種共25個,就我國有限量的7個農藥殘留與歐盟限量比較,除1個農藥限量一致外,其它6個指標均比我國嚴10~500倍。另外,還常常檢出一些未知污染物,如蒽醌、高氯酸鹽等,導致國內檢測機構花費大量人力物力,研究其污染物的來源和途徑。日本“肯定列表制度”也是限制中國茶葉進入日本的武器庫,列表中規定茶葉中283項農藥殘留限量指標,未制定限量的農藥均采用0.01mg/kg的“一律標準”,我國茶葉出口日本風險較大的農藥是三唑磷、水胺硫磷、苯胺靈、氟蟲腈、茚蟲威、氰戊菊酯,這幾種農藥的限量均小于0.01mg/kg,基本上是儀器的檢出限。由此看出,茶葉主要進口國制訂的農藥殘留標準,實現了對進口的控制,達到了技術壁壘的目的。
相關熱詞:茶葉
標準
生產
安全
技術
茶園
質量
延伸閱讀:
· 雙溪現代化茶葉加工增收引“圍觀”11-25
· 茶黃素與紅茶品質08-26
· 【茶知識】茶葉的“春水秋香”你知道嗎?09-26
· 解析:為什么綠色的鮮葉可以變為紅色的茶葉?09-30
· 您了解時下流行的白茶嗎?09-30
來源:互聯網 更多好文請關注秒懂普洱
微信公眾號:puersir;
茶中網:www.jhycjy.cn
普洱茶知識交流請添加個人微信號:chanchadashi
微信公眾號:puersir;
茶中網:www.jhycjy.cn
普洱茶知識交流請添加個人微信號:chanchadashi

古樹茶,普洱茶,紅茶,白茶等購買請關注陳老師微信,或點擊囤茶優選商城進入購買。國家級制茶工程師,國家一級評茶師-陳財嚴選推薦。
一鍵關注陳老師微信號: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