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界關于老茶有很多名詞或概念,比如常見的“號級茶”、“印級茶”等。
這些名詞是按照年份來劃分的。號級茶又稱古董茶,一般指的是清末到解放初期,也就是50年代中后期之前私人商號出品的普洱茶。當時的私人茶莊均以“號”來命名,所以生產出來的普洱茶統稱號級茶。以圓茶為主,石磨壓制,一餅350克,七餅一桶,外用筍葉包裝,包裝頂面有制茶商號標志。茶餅不像現在用棉紙包裝,裸餅,沒有內票,有內飛,上面記錄著宣傳文字和商號負責人姓名。

宋聘號:紅標宋聘

同慶號:雙獅同慶
代表性老茶有宋聘號、福元昌號、同慶號、車順號等。值得一提的是,易武正是號級茶的發源地?,F今市面上遺留下來的號級茶,大多都是易武茶。
雍正年間,清政府設立普洱府專門控制茶葉生產,因此產生了云南貢茶,普洱茶也由此走向了一個輝煌的時代。當時在云南的各大產茶區中,以六大茶山名震天下,其中又以易武名列六大茶山之首。從道光至民國初期的90多年,是易武茶業最興旺的時期,茶莊、茶號遍布。當時在易武開辦的茶莊商號成為今天號級茶的主陣容。同興號、宋聘號、同昌號、同慶號、福元昌、車順號等等,各個易武號級古董茶奠定了普洱茶老茶的歷史地位,也同時堆疊出易武茶山百年的榮辱興衰。

印級茶:從20世紀50年代到60年代末期,私人作坊散去,普洱茶生產進入公私合營或國營時期。國營茶廠出品的普洱茶餅,外包紙印有“中茶牌圓茶”和“中國茶業公司云南省公司”繁體中文字樣,以其中間“茶”字的顏色分別命名品種。分別有紅印、綠印、藍印、黃印四種。所以這一時期的出產的普洱茶,亦被稱之為“印級茶”。
?

50年代無紙紅印

代表性老茶有大紅印、無紙紅印、紅印鐵餅、藍印鐵餅等。(注:所謂“鐵餅”,就是用金屬模具直接壓制成型的餅茶,因為機器壓力較大,茶餅壓制得非常緊實,堅硬如鐵,故而得名。)印級茶的制茶師傅都是從之前的號級茶莊募集而來,選料開始以勐海茶區為主,所以印級茶時期可以看做是集中力量開發勐海茶區的一個時期。
七子餅茶:從文革時期圓茶改名為七子餅,在1972年之后,國營茶廠生產的普洱茶餅,外包紙印有“云南七子餅茶”并附印拼音字母,中間“茶”字以綠色為主,個別印紅、黃色“茶”。較為常見有勐海茶廠出的7542、7572、8582、7592等,還有下關茶廠8653、8633等。
七子餅時期的出現,主要是因為海外市場對普洱茶的需求逐漸增大,進出口公司為了統一規范而逐漸形成的體系。為出口需要,也為使各廠家生產的茶品有統一的識別標志,1976年,中國土產畜產云南茶葉進出口公司對普洱茶進行了編號,規范嘜號的使用。

?


▲ 88青餅是勐海茶廠于1988年至1992年生產的7542青餅的統稱,是業內對這段時期勐海茶廠生產的7542青餅的一種特定稱謂。
?餅茶嘜號用4位數字表示,前兩位數字為該廠創制該品號普洱茶的年份,第三位數字表示該產品主拼料級別,第四位數字為該茶廠的代號(注:當時云南省茶葉進出口公司給四家大廠定了編號:昆明茶廠1,勐海茶廠2,下關茶廠3,普洱茶廠4)。不過,以上只是當年國營體系主導下的做法?,F在,隨著國營體系對普洱茶生產管控的弱化,隨著民營普洱茶企的不斷增加,嘜號的做法現在不再是規范了。
微信公眾號:puersir;
茶中網:www.jhycjy.cn
普洱茶知識交流請添加個人微信號:chanchadashi

古樹茶,普洱茶,紅茶,白茶等購買請關注陳老師微信,或點擊囤茶優選商城進入購買。國家級制茶工程師,國家一級評茶師-陳財嚴選推薦。
一鍵關注陳老師微信號: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