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臺地茶出現之前,云南已經有古茶樹與古茶園,其種茶與制茶的歷史已延續了上千年。臺地茶的出現,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事情,在當時屬于新生事物。它的出現,恰恰也是與古茶樹與古茶園有關。
???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人們對古茶樹與古茶園的評價與今天大相徑庭。大致的評判是:
??? 1、古茶樹由于樹高的原因,加上茶樹分散,存在采摘不便的現實;
??? 2、單位面積鮮葉產量不如江浙等地產茶區;
??? 3、那時云南產茶區茶廠很少,基本上是以綠茶、紅茶生產為主,而用古茶樹的鮮葉加工的綠茶(滇綠)味苦、澀感較重,明顯遜色于江浙綠茶。那么普洱茶呢?由于生產量極低,只滿足于邊銷(也稱為邊銷茶)及少量的出口,涉足的生產企業極少,而這些企業又是以生產綠茶和紅茶為主,普洱茶的生產量只占這些企業20%左右,絕大部分茶廠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末都不知道普洱茶為何物。
??? 一句話,古茶樹與古茶園在當時被視為落后的生產方式。
??? 于是,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始,云南茶葉界出現了向浙江、江蘇等產茶區學習與效仿的熱潮。古茶樹矮化實驗,茶樹的苗種培育、人工栽培等諸多嘗試,使臺地茶“橫空出世”,并形成“現代茶園”的概念。
??? 有一個最著名的事件發生在一九八六年,云南省利用世界銀行貨款,種植約100萬畝臺地茶。從那時開始,云南各地新增加的臺地茶種植就一直沒有停頓過,到本世紀初達到高峰。這也使臺地茶園的建設在短短二十年間一躍成為云南茶界的主流。

??? 就普洱茶生產而言,在1989年以前,它的主要原料以古茶樹為主,但到了1990年以后,臺地茶進入豐產期,加之政府與民間的大力推廣,云南全境的產茶區無論是綠茶、紅茶,包括普洱茶,都開始以臺地茶為主導原料。甚至那時形成一種共識,臺地茶的品質好于古樹茶,很多茶廠在那段時間只收臺地茶,拒收古樹茶。古茶樹在當時成為了棄婦,無人搭理。隨后的情況是,伴隨普洱茶在臺灣的興起,加上香港(普洱茶近代主消費區域)的加大存貨,云南很多茶廠在市場對普洱茶逐漸放大的需求中開始逐步壓縮綠茶與紅茶的產量,擴大普洱茶的產量,沒有生產過普洱茶的企業也因市場的強勁需求開始涉足普洱茶的生產,新建成的一些茶廠出現了只加工普洱茶的專業企業。普洱茶自此開始形成行業的規模。在這個大背景中,普洱茶的原料需求量驟然上升,但唱主角的仍是臺地茶,古茶樹仍是被冷落的。
??? 古樹茶的又一次回歸,是在2004年以后,并逐漸形成山頭純料的概念。它是伴隨古茶山、古茶園的歷史印記高調進場的,加之商業炒作的令人膛目結舌,價格的節節攀升,令古樹茶在市場中倍受推崇,成為普洱茶眾多品種的“新貴”。
??? 于是,臺地茶又陷入低谷。但這僅僅是一個表面現象,臺地茶近些年陷入低谷與古樹茶九十年代被棄用不同,只存在輿論上的弱勢,并沒有影0向它在普洱茶的主流地位,其普洱茶市場原料比例仍高達90%以上。
微信公眾號:puersir;
茶中網:www.jhycjy.cn
普洱茶知識交流請添加個人微信號:chanchadashi

古樹茶,普洱茶,紅茶,白茶等購買請關注陳老師微信,或點擊囤茶優選商城進入購買。國家級制茶工程師,國家一級評茶師-陳財嚴選推薦。
一鍵關注陳老師微信號: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