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海,為傣語音譯,意為“勇敢者居住的地方”。勐??h位于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的西部,是全國糧食、糖料生產和茶葉出口創匯基地縣,是享譽中外的“普洱茶圣地”和“魚米之鄉”。國境線長146公里,國土面積5511平方公里,93%的面積為山地。全縣總人口30萬人,居有傣族、哈尼族、拉祜族、布朗族等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86.3%。千年茶樹王為勐海一絕,景真八角亭是國家重點保護文物,國家級口岸打洛是中國通往南亞、東南亞的重要通道之一。
◆天工開物??茶之圣地
????勐??h是國際茶界公認的世界茶樹原產地中心地帶和馳名中外的普洱茶發祥地之一,是滇藏茶馬古道的源頭和滇緬通關的重要驛站。它擁有適合高品質茶葉生存的良好生態環境。
????勐??h屬亞熱帶高原氣候,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為18.7℃,年平均相對濕度78%,具有“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多霧日,光熱充足,雨量充沛”的特點,為喜散光的茶樹等耐陰作物提供了優越的氣候生態環境,造就了優良的茶葉品質。
??“高山云霧出名茶”。霧多是勐海的特點,年平均霧日107-160天。濃霧的滋潤,使普洱茶的原料大葉茶得以枝繁葉茂,茶味獨特、富含多種營養素。勐??h土壤的有機質含量豐富,土質肥沃,極宜茶樹生長,茶葉原料兼備良好的生態環保、品質醇厚、營養富集諸多特色。
????勐海茶歷史悠久,茶樹資源豐富、優質品種較多。2009年,全縣茶葉種植面積已達35.15萬畝,可采摘面積23.36萬畝,干毛茶產量12800噸,其中有4.6萬畝的古茶園和零星分布的野生及栽培型古茶樹群落,有樹齡達1700多年的巴達野生茶王樹和樹齡800多年的南糯山栽培型古茶樹歷史。古茶園中主要是栽培型古茶樹,有部分野生型古茶樹和近緣植物。主要分布在格朗和、勐混、布朗山、勐宋、勐往等鄉鎮,面積較大的有南糯山古茶園、班章古茶園、賀開古茶園等。
◆歷史積淀??源遠流長
????勐??h,舊稱佛海,它千年的歷史成就了豐富的茶文化底蘊??h內世居的傣族、布朗族、哈尼族、拉祜族、漢族等民族,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共同開創了勐海悠久的種茶、制茶、飲茶、貿茶歷史。它與世界民族的歷史淵源、生活習俗、宗教圖騰相依相伴,源遠流長。
????晚清至民國時期,為開發邊地茶樹資源,發展茶葉貿易,一些手工業制茶商云集佛海,鼎盛時期全縣23個茶莊年產緊壓茶外銷達到4萬擔。1938年,云南個舊人白孟愚創辦南糯山制茶廠,開創了佛海茶區辦茶廠和用機器加工茶葉的先河。1940年,茶葉專家范和鈞建成佛海茶廠,這是勐海茶廠的前身,是云南較早的規?;瘷C器制茶企業。據解放初勐海茶葉調查組的相關資料顯示,盡管自1943年之后勐海茶業落入低潮,但到1950年,勐??h各鄉(鎮)、各村寨都還或多或少地擁有茶園,總面積達8萬畝,仍位居云南各產茶縣之首。1951年,云南省農科院在勐??h南糯山茶葉實驗場的基礎上建立了省茶葉科學研究所,開展茶樹種質理論研究,選育推廣優良品種,推行“土肥、修剪、采摘、養蓬”關鍵技術和“密植、速成、高產、穩產”栽培法,實現了云南大葉茶由“喬木”向“矮樹”的革命性躍進,為滇南茶區茶葉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科技支撐。勐??h政府于1958年成立“茶葉辦公室”,是云南省設立時間最早的茶葉技術推廣機構,至今仍然在全縣茶葉種植、低改和技術推廣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勐??h歷屆縣委、縣政府肩負興邊富民的歷史責任,始終大力培育發展茶葉這一傳統骨干產業。計劃經濟時期,高度重視勐海茶廠生產,推行制茶技術革新和生產機具改革,研發各種名優茶品,墾復并改造老茶園,開發新茶園,推廣改制紅茶,增加茶葉出口量,支援國家經濟建設,建立茶葉種植管理技術輔導、鮮葉收購、毛茶初制和精制加工網絡體系,為茶產業的大發展奠定了深厚的物質文化基礎。
????改革開放以來,生產關系的調整和體制機制的創新促進了全縣茶產業的加快發展。1989年,勐海茶廠注冊“大益”茶葉商標,后來成為在國內外具有較高知名度和較大影響力的茶葉品牌。1991年,勐海茶廠建成巴達、布朗山兩個萬畝茶園基地。1992年,勐海茶廠率先在同行業中制定了普洱茶產品標準并發展為行業標準。同年,勐海茶廠“八五技術改造項目”完成,年生產制茶能力達到7500噸,成為能生產綠茶、紅茶、普洱茶、緊壓茶、保健茶等系列112個花色品種的省內大茶廠。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勐海茶廠生產的60多個產品獲得國家省部級獎項。2004年,勐海茶廠由云南省博聞投資有限公司兼并重組成民營企業,成為自主經營的市場主體。改制后的勐海茶廠充滿生機與活力、產品產量、質量、市場占有率和經濟效益大幅度提高,對全縣茶產業的龍頭帶動作用明顯增強。
◆厚積薄發??茶甲天下
????近年來,普洱茶市場呈現產銷兩旺的良好勢頭,茶葉價格有所回升,2009年,勐??h精制普洱茶總產量達到14398噸,實現茶業總產值10多億元。茶業躍居為全縣第一大產業,成為了我國普洱茶生產大縣。
????對此,勐??h委、縣政府充分認識到加快茶葉產業發展,對于進一步推進縣域經濟發展,增加地方財政收入,加快農民增收步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并牢牢把握這難得的發展機遇,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改善投資環境、擴大招商引資,從茶葉的種植管理、生產加工、品質監控進行全方位的綜合服務和規范管理,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同時,按照“穩定、改造、提質、增效”的茶葉發展方針,積極施行低產茶園改造、新植無性系良種茶園、古茶樹資源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無公害茶園建設等措施,加強了優質茶葉原料基地的建設。在對茶葉原料管理工作中,對種苗、茶園、初制加工推行農業標準化生產,確保勐海普洱茶生產加工原料品質的穩定和提升。
◆引領標準??保證品質
????勐海的獨特水質、氣候等優越自然條件孕育下的普洱茶倍受世人推崇,其口感讓廣大消費者倍加喜愛。有近70年建廠歷史的勐海茶廠,在普洱茶大軍中一枝獨秀,其普洱茶產品早已聞名海內外。在勐海茶廠的帶動和影響下,近幾年來,全國各地投資商掀起了在勐海投資建茶廠的熱潮。截止目前,全縣共有茶葉初制所645個,茶葉精制廠100多個,勐海已成為中國普洱茶的最大加工基地。
????按照“引商、安商、穩商、富商”的服務宗旨,勐??h在特色工業園區規劃出1200畝土地,逐步引導精制茶廠進入園區,政府職能部門實施綜合管理和服務,促進企業上規模、上檔次、增效益,達到統一利用資源、統一規范生產、統一管理的目的。目前,勐海工業園區已基本建成具備水、電、路、電訊、郵政、電視等“六通”的基礎設施,已有33戶企業進入園區辦廠。
????為規范全縣普洱茶生產秩序,保證勐海普洱茶品質,樹立勐海普洱茶良好的品牌形象,促進茶產業健康持續發展,根據云南省普洱茶地方標準,勐??h人民政府發布了《嚴禁用小葉種茶原料加工普洱茶的公告》,凡不用大葉種曬青茶為原料生產的普洱茶,視為假冒偽劣產品,質量監督和工商部門將對有關制假、售假的企業和個人進行嚴肅查處。同時,緊緊圍繞國家食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總體部署,管好生產環節,從生產源頭加強了茶葉加工質量安全的監督管理。相關部門按照《食品生產許可證審查細則》要求,逐條指導企業進行必備生產條件改造,推進企業“QS”認證工作。
◆茶旅結合??再創輝煌
????勐??h種茶、制茶、飲茶和茶葉貿易的歷史悠久。近幾年來,成功舉辦了“滇茶大益天下·馬幫西藏行”暨滇藏茶馬古道勘測大型活動?;顒託v時半年,馬幫從勐海走到了拉薩,開展了普洱茶宣傳活動、義賣活動、佛事活動,捐建了希望小學,產生了廣泛積極的影響,彰顯了勐海普洱茶產業的四大優勢:生態優勢、資源優勢、技術優勢和茶文化優勢。4月11日將舉行的以“西雙版納好茶尋源,七彩云南走進世博;保護古茶樹資源,弘揚普洱茶文化”為主題的首屆勐海茶王節,其旨意是通過此次活動,為海內外的茶界人士,涉茶企業和普洱茶愛好者提供一個相互交流的平臺,共同促進古茶樹寶貴資源的保護,弘揚優秀的中華民族茶文化而做出積極貢獻。
????勐??h豐富的古茶樹資源和多彩的茶文化資源,既是珍貴的物質、文化遺產,又是極具開發利用價值的旅游資源。為早日實現旅游業“二次創業、再創輝煌”的目標,勐??h委、縣政府將古茶樹資源、茶文化資源和旅游有機結合,加快“一個中心、三個支撐”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即以構建普洱茶旅游中心為目標,把勐??h城打造成茶文化濃郁的旅游精品城鎮;以“云茶源”為代表的茶科普旅游,南糯山古茶園為代表的民族茶文化旅游,勐海茶廠、勐海七彩云南茶廠、陳升茶廠等為代表的茶工業旅游等3個方面的旅游支撐項目。
????勐海是世界茶王之鄉,是普洱茶圣地,以普洱茶而馳名。勐??h委、縣政府將緊緊抓住這一難得的發展機遇,按照“農業強縣、工業富縣,科技興縣,依法治縣”的發展戰略,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奮斗目標,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提升傳統產業與發展新興產業相結合,加快新型工業化步伐,推進市場化進程,提高產業化水平,科學統領全縣茶農、茶企、茶商,以提高茶產業綜合生產能力和市場競爭力為重點,促進茶產業又好又快發展,將勐海建成全國最大、最優、最安全的普洱茶生產加工基地。
(作者為中共勐??h委書記)
相關熱詞:
普洱茶
生產
微信公眾號:puersir;
茶中網:www.jhycjy.cn
普洱茶知識交流請添加個人微信號:chanchadashi

古樹茶,普洱茶,紅茶,白茶等購買請關注陳老師微信,或點擊囤茶優選商城進入購買。國家級制茶工程師,國家一級評茶師-陳財嚴選推薦。
一鍵關注陳老師微信號: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