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慶縣各族群眾求實創新,奮發進取,穩步推進,努力把全縣建成古老茶鄉和現代文明融為一體的茶文化大縣。
發掘、保護、傳承、弘揚本土茶文化。保護和建設好文廟、鳳城舊城街、魯史古鎮等古建筑群,并將文廟建成集文物、茶畫、茶書法、茶攝影等為一體的民間藝術展覽館,使之成為充分展示濃郁的茶文化底蘊的平臺。建設好茶葉博物館,挖掘保護鳳慶茶葉發展資料,普及茶文化知識,收集開發具有鄉土特色、古樸濃郁的勐佑土陶制品、新華苗族刺繡、郭大寨俐侎人服飾、宮廷鳥籠、核桃殼工藝品以及民間茶具、風味飲食等特色文化產品。唱響一組體現鳳慶民風民谷的茶歌。積極爭取將鳳慶茶廠、茶馬古道魯史段、詩禮古墨水磨群三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申請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辦好一年一度的茶文化藝術節,今年圍繞全縣“文化宣傳年”主題,舉辦的第二十屆茶文化藝術節,異彩紛呈:舉行了數字電影“滇紅茶”的開機儀式;舉辦了“滇紅杯”第四屆茶藝茶道大賽的決賽,歷屆“茶鄉歌手”大賽獲獎歌手演唱會、社區文化團體文藝節目專場演出;還舉辦了書法美術作品展、青少年才藝展演;組織鐵核桃工藝品、勐佑土陶制品及各鄉鎮特產展銷等活動。
繁榮文藝創作,實施文化精品工程,深入挖掘和創作有地方特色和茶文化特色的題材和作品。把文藝刊物《茶鄉》由季刊改為雙月刊,新辦《鳳慶文化》。創作、改編了一批融思想性、藝術性、時代性為一體,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群眾的聲樂、舞蹈、戲曲、小品、曲藝等藝術作品,有的文學作品,被國家級刊物采用和獲獎。
廣泛深入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大力建設社區文化、企業文化、村鎮文化、校園文化、家庭文化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持續開展創建“文化(體育)先進縣”、“文化(體育)先進鄉鎮”和科普文化文明村活動。以文化下鄉、文化進村寨(社區)、廣場文化活動等為抓手以及普遍建立農村文藝宣傳隊,利用元旦、春節、國慶、茶文化藝術節等節日和一些重大活動,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群眾性文化活動。如,“千人舞青春,百人茶藝”大型廣場文藝展演,云南省瀾滄江流域漁業增殖放養活動文藝演出,文昌閣奠基典禮文藝演出,歡慶建國60周年專場文藝演出,“感動鳳慶———月亮升起來”廣場集體舞大賽,縣級機關干部職工“愛國歌曲大家唱”合唱表演,“步步高、郡城杯”茶鄉歌手大獎賽,組織參加“放歌佤山,跳歡臨滄”歌舞創作表演大賽,“翰墨丹青頌中華”百人書畫展演,送電影下鄉活動。透過這些活動,豐富了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從一個側面展現了茶文化大縣的風彩。
加強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保護和建設好文廟、鳳城舊城街、魯史古鎮等古建筑群,把縣城建成茶文化風情城,抓好“滇紅小鎮”南部文化旅游展示區建設,啟動鳳山、大寺、詩禮、新華、小灣、腰街、勐佑、洛黨、郭大寨9個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其中鳳山鎮、大寺鄉文化站已竣工投入使用。給魯史、雪山、小灣3個鄉鎮各配送10余萬元的文化設施。啟動5戶“農家書屋”建設。開工建設13個農民體育健身工程點,推進“信息邊疆示范點工程”,給鳳一中、鳳城完小、鳳山鎮文化站配送30臺電腦。此外,還啟動和即將啟動823座“村村通”衛星直播工程,縣圖書館信息化、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等建設。
開發茶文化旅游產業。以產業為目標,文化帶動旅游,旅游推動文化。把握全省旅游“二次創業”的契機,將鳳慶旅游文化業融入“滇西南旅游文化產業帶”,統籌謀劃,突出茶鄉特色,著力打造精品旅游和線路。做好小灣“百里長湖”景點前期工作,加快文昌閣、硯池水庫和文筆塔景點建設步伐,做好文廟、石洞寺、魯史古鎮景點保護開發工作,爭取啟動南城門建設和青龍橋重建工程,努力把鳳慶打造成集滇紅文化、休閑觀光于一體的旅游小鎮,增加茶文化大縣的內涵,構建新的經濟增長點。?
相關熱詞:
茶文化
鳳慶縣
建設
微信公眾號:puersir;
茶中網:www.jhycjy.cn
普洱茶知識交流請添加個人微信號:chanchadashi

古樹茶,普洱茶,紅茶,白茶等購買請關注陳老師微信,或點擊囤茶優選商城進入購買。國家級制茶工程師,國家一級評茶師-陳財嚴選推薦。
一鍵關注陳老師微信號: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