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化紅山鎮推動茶葉高品位發展紀實
隨著綠色食品在市場上日漸受寵,仁化縣紅山鎮催生了一場“綠色革命”,其中又以茶葉為核心。該鎮不斷創新發展思路,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調整產業結構為手段,以提升茶葉品位為著力點,促使產業升級換代,推進茶葉生產向高品位發展。目前,該鎮共有茶園1.5萬畝,年產茶葉300多噸,茶葉收入達1200多萬元。茶葉,已成為紅山鎮農民致富的主導產業。 據《韶關日報》報道,紅山鎮地處湘粵交界地,無論是氣候條件還是土壤特征都是非常適宜優質茶生長,自古就是貢茶主產地。紅山鎮的農戶歷來有種植白毛茶的習慣。該鎮生產“丹霞銀毫”茶連續十多年獲廣東省優質名茶、全國出口展品和廣東名茶等榮譽,在粵北山鄉小有名氣。近年來,由于管理粗放、品種老化單一、加上交通不便、信息不靈,造成產品附加值不高、競爭力不強,茶葉生產徘徊不前。 為重振白毛茶昔日雄風,該鎮結合“紅山茶”被列為“一鄉一品”的有利契機,從2000年起積極實施“優茶工程”。該鎮加強與科研院所的對接和信息溝通,大力開展科技攻關和引進優質品種,對全鎮2400畝老茶園全面實行嫁接改造,優質品種占茶葉種植面積的98%。 同時,該鎮通過多次市場調查、走訪茶葉專家,發現紅山生產的茶葉能加工出具有“紅山白毛茶”清香的“綠烏龍茶”。為此,該鎮決定在鎮供銷社自辦、已荒蕪多年的100多畝茶場上作實驗示范。2003年7月,該鎮成功研制出具有紅山茶特征的烏龍茶,命名為“丹霞綠烏龍茶”。為做大做強品牌,該鎮還通過招商引資,與江西龍南客商辦起股份制丹霞山民志茶葉發展有限公司,當年便正式開始投產。僅 2005年,該公司生產茶葉10噸,總產值達56萬多元。同時,帶動640戶茶農發展茶葉生產,助農增收32.8萬多元。 為進一步提升紅山茶葉產品的競爭力,該鎮多次聘請福建省農林學院、福建省茶科所等地的教授實地考察。經專家調查研究,發現紅山茶種是從云南引進的“大葉茶”,適合制作“普洱茶”,有很大的開發價值和市場前景。去年8月,紅山鎮茶葉專業合作社組織茶葉技術人員到云南等地拜師學藝,并在不到兩個月便成功研制出新產品,命名為“丹霞普洱茶”,今年初正式投放市場,產品以外銷為主,主要銷往臺灣、日本等地。 該茶葉合作社還通過省、市、縣供銷社牽線搭橋,引進了云南紅滇集團,進一步拓展 “丹霞普洱茶”銷路。該公司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使茶葉生產突破小打小鬧的生產格局,加快向產業化、標準化無公害生產方向發展,并簽定 20噸干茶的收購合同。由于茶葉收購價格由原來的每公斤12元提高到現在每公斤24元,同時農民采摘青茶葉直接可送到鎮供銷社收購點,減少了人工和燃料費用,目前該鎮農民種植茶葉積極性空前高漲。據悉,目前該鎮供銷社平均每天都要收購青茶1000多公斤,最高峰一天收購2500多公斤,預計到明年可加工普洱茶達40多噸,助農增收達120萬元。(完)
相關熱詞:
延伸閱讀:
· 黃山毛峰的傳說10-09
· 蔡襄“龍團”細分明10-09
· 水金龜的傳說10-09
· 英國飲茶的由來10-09
· 茶之誕生(下)10-09
微信公眾號:puersir;
茶中網:www.jhycjy.cn
普洱茶知識交流請添加個人微信號:chanchadashi

古樹茶,普洱茶,紅茶,白茶等購買請關注陳老師微信,或點擊囤茶優選商城進入購買。國家級制茶工程師,國家一級評茶師-陳財嚴選推薦。
一鍵關注陳老師微信號: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