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里故事多,閑談中有許多讓人哭笑不得的故事,有的錯失良機成為千古之恨,有的無意揮手卻歪打正著,歷史造成?人心導致?、、、處處透著荒誕。
我們就“從生茶不是普洱茶”說起
關于生茶不是普洱茶的爭論,是在07年普洱茶崩盤后,產量嚴重過剩的產物。既然產量過剩了,就在普洱茶的定義上做點文章,把產量最大的生茶趕出普洱茶家庭,哪就不就解決產量問題了嗎?
鄒家駒就是持生茶不是普洱茶的代表人物,連南風窗的記者尹鴻偉也為之搖旗吶喊。直到這幾年云茶復蘇走向繁盛,這種聲音就銷聲匿跡了。
這是典型的機會主義觀點。
03年之前,大家都覺得普洱茶不好賣,也不好意思說自己在搞普洱茶,等普洱好賣了, 大家都說自己是普洱茶產區,結果云南的產茶縣基本上都是普洱茶產區。產量搞大了,市場坍塌了,又想控制產量把生茶逐出門外,這也太功利點了吧。
那段時間,還有一件有意思的事情。那個年代云南的產茶地州只有思茅地區最重視普洱茶產業,從1993年開始舉辦中國普洱茶葉節。但也只是停留在形式上的重視,也沒有多少實質性的東西。
有關部門覺得既然重視這個產業了,那么是不是要組建一個普洱茶集團(拼湊泥足巨人是政府最擅長的事情,也最能出政績),當時找了龍生公司、普洱縣普洱茶廠、景谷茶廠,希望三家公司組建普洱茶集團。
不過那個時候市場上正流行綠茶,普洱茶并不吃香,掛個普洱茶集團的招牌是很沒面子的事,所以這塊牌子龍生、景谷都不愿掛,普洱茶廠雖然接受了牌子,也就扔在辦公室里懶得掛在大門上。后來普洱茶突然大熱了,普洱茶廠就馬上把這塊牌子掛在大門上,成為普洱縣普洱茶集團。再通過政府公關活動,把普洱縣拿掉,換成云南兩個字,結果一家名字最牛*哄哄的企業誕生了,它就是云南普洱茶集團。
故事還沒完,2004那一年,普洱茶集團改制,前任總經理被迫辭職,結果她發現普洱茶廠已換成了普洱茶集團的名字,因為普洱茶廠在計劃經濟年代是跟勐海茶廠、昆明茶廠、下關茶廠齊名的四大普洱茶定點生產企業。于是她就注冊了普洱茶廠,可不白白檢了個大便宜。
該故事還有最新版本,就是云南白藥進入滇紅產業,搶占鳳慶茶廠的故事。
說到生產滇紅的代表企業,不能不提建于1939年鳳慶茶廠,跟成立普洱茶集團的故事一樣,政府都喜歡搞集團,于是也在鳳慶茶廠基礎上搞了個滇紅集團,所以鳳慶茶廠也更名為滇紅集團。結果,云南白藥2010年進入滇紅茶業,也檢了個便宜,成立了鳳慶茶廠。從此,云南白藥就宣傳其做茶的歷史是始于1939,哈哈。
鳳慶茶廠究竟屬于云南白藥的,還是滇紅集團的,誰也搞不清楚了。
來源:茶情報
微信公眾號:puersir;
茶中網:www.jhycjy.cn
普洱茶知識交流請添加個人微信號:chanchadashi

古樹茶,普洱茶,紅茶,白茶等購買請關注陳老師微信,或點擊囤茶優選商城進入購買。國家級制茶工程師,國家一級評茶師-陳財嚴選推薦。
一鍵關注陳老師微信號: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