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4年以來,古樹茶受到較多茶友的青睞。最近,經??吹揭恍┯嘘P古樹純料普洱茶的一些爭議文章,因此,特寫此文,讓茶友對這一問題有更多的了解。
?
1、古樹茶在2003年以前,其價值是被忽視的
?
那時候,茶廠收購原料,主要看茶區和外形,尤其看重級別,基本上是以級別、季節論價。臺地茶發芽時間基本一致,采摘成本低,級別容易控制,古樹茶發 芽參差不齊,采摘不方便,級別也不好控制,形成古樹茶級別不如臺地茶,所以說,那些年代,古樹茶的原料價格,還不如臺地茶呢,沒人采來賣給茶廠。
?
但是,茶農自己還是少量采古樹茶來喝的,一是好喝,二是賣不掉的茶,慢慢地,茶客也有機會喝到這樣的“外形一樣,滋味更好”的茶,古樹茶的價值就逐步為外界所認同了,由于資源有限,顧客眾多,價格扶搖直上,古樹茶的價格就高起來了,把臺地茶的價格遠遠拋在后面。
?
所以,我們今天喝古樹茶,就不能過多強調其外形,應該更重內質:滋味、香氣、回甘。當然,整個茶行業,對外形都是很強調的,這種價值觀的改變,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
2、古樹茶優于臺地茶的方面
?
千萬不要以為古樹茶就是葉片大,也不是古樹茶就特別香,或者特別甜,或者特別霸氣。不是這樣的!
?
總的來說,古樹茶比臺地茶更優秀之處,除了農殘等食品安全性方面的指標好之外,更在于茶品滋味的協調性、香氣的持久度、茶品的茶韻悠長等綜合指標。
?
從很多長期關注古樹茶的茶友經驗來看,古樹茶在后期轉化過程中,也比臺地茶更優秀,轉化快,表現好。
3、古樹茶的樹齡和季節
?
考證古樹茶的樹齡,不是件容易的事。必須借助茶樹起源、傳播生態學、茶樹地理學等知識,結合古地理、古氣候、古生態學方法,以及當地農耕、茶樹栽培史,綜合考證。
?
一般認為,古茶樹指樹齡在100年以上的栽培性茶樹。有人又將古茶樹分為一、二、三級,一級古樹樹齡500年以上,二級古樹300~499年,三級古樹100~299年。
?
景邁的古樹茶,多為一級古樹,昔歸古樹茶,多為二級古樹,忙肺,就算是三級古樹了,很多人也把三級古樹統稱為大樹茶,以區別于古樹茶。多數山頭的古樹茶只采春、秋兩季,古茶樹的發芽率低,產量小,夏茶很少見,采得不多。
?
一般做成緊壓茶時,春、秋季節的茶,是要分開的,春茶,比秋茶茶氣足,味厚,秋茶,香氣可能會更揚些。
?
4、古樹茶山頭的區域劃定
?
很多山頭,過一道坎,滋味就不一樣,在景邁、老班章、昔歸,我都發現這樣的特征,所以說,要限定好自己認可的山頭區域,才能控制好茶品的品質,保持典型風格的一致性。所以說,山頭的界定,大的,可能是一個寨子,也可能是數個寨子,小的,可能是一個小山坡,不一而定。
?
每個山頭的茶之所以成名,一定有其特殊性,這種特殊性,就是該山頭茶的“風格”,把握住這樣的風格,就是辨認、檢驗此山頭茶的依據。
?
我們目前判定山頭茶的依據,多數還是依靠外形、香氣、滋味、葉底,除此之外,還沒有什么好的理化指標來判定。
?
有人嘗試搞清山頭古樹茶的“指紋圖譜”,按圖索驥,來判定茶的產地,是一個很好的設想,還要大量的基礎研究。
5、古樹茶的采摘和初制
?
古樹茶的春茶,發得比臺地茶晚,古樹茶的采摘,由于樹高矮不一,光照差異,一棵樹上發芽參差不齊,采摘不便,很難做到“槍”、“旗”的一致,能夠保 證一芽一葉、一芽二葉、一芽三葉的混采,就已經很不錯了,所以說,古樹茶的級別難以提高,是有客觀原因的。我們挑選古樹茶時,不要只顧外形,要看內質,過 于漂亮的外表,可能是個“美麗的陷阱”。
?
初制時,由于級別差異大,為初制帶來了難度,保留傳統曬青工藝,是古樹茶品質得以保障的重要依據。初制時,碰到下雨,只要太陽曬干至七成,在家里兩、三天晾干問題也不大,只要其中有半天功夫的太陽,就曬干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還沒有什么更好的初制方法勝過傳統曬青工藝,那就繼續使用傳統曬青工藝吧。
?
6、古樹茶的拼配
?
拼配是食品商品化的一個重要過程,以保持商品特征的一致性。臺地茶、熟茶很講拼配。古樹茶,價值較高,一旦拼配,風格可能就不獨特了,顧客難以辨認,在當今普洱茶行業“誠信危機”的市場初級階段,拼配,不是一種好的商業做法。也許未來,人們對味覺的體驗要求更高,拼配成某一穩定滋味、香氣的茶品,會更有市場,那就說明,普洱茶的市場逐步趨于成熟了。
?
古樹茶,追求的是一種獨特的風格,不是一種滋味的“完善”或者“完美”,目前的古樹茶拼配,還是留給茶客在沖泡、品飲時自己完成吧。
?
古樹茶的價值,目前,還遠遠沒有獲得認同,未來工業化、都市化的進程越快,其價值會越高,會更加受到重視和推崇。
相關熱詞:古樹茶
普洱茶
原料
價格
級別
風格
延伸閱讀:
· 桂林市場:普洱茶價格上漲 茶商茶友不敢“出手”01-01
· 普洱茶收購價上漲01-01
· 廣西:玉林普洱茶市場“波瀾不驚”01-01
· 普洱茶市場出現“兩極分化”01-01
· 2014普洱茶格局 以茶觀世01-01
來源:互聯網 更多好文請關注秒懂普洱
微信公眾號:puersir;
茶中網:www.jhycjy.cn
普洱茶知識交流請添加個人微信號:chanchadashi
微信公眾號:puersir;
茶中網:www.jhycjy.cn
普洱茶知識交流請添加個人微信號:chanchadashi

古樹茶,普洱茶,紅茶,白茶等購買請關注陳老師微信,或點擊囤茶優選商城進入購買。國家級制茶工程師,國家一級評茶師-陳財嚴選推薦。
一鍵關注陳老師微信號:435121